视死如归安全配资门户
邯
郸
1
典源
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“三军之士,视死如归。”
2
释义
指把死看成像回家一样,形容不怕牺牲。
3
故事
春秋时期,齐桓公与管仲在朝堂之上纵论治国之道。当桓公问及如何成就霸业时,管仲谦逊地列举贤能:“开疆拓土我不如宁越,外交纵横不及隰朋,刚正敢谏有东郭牙,统领三军非王子城父莫属,断案清明首推弦章。”言罢特意强调,“若论率军冲锋、视死如归,臣虽不才愿亲赴沙场。”
桓公闻言大笑,当即封管仲为相。他深知,这位来自颍上的智者虽不善征战,却深谙使功不如使过之道。次日早朝,管仲召来五位能臣,将虎符交予王子城父时叮嘱:“当年廉颇在邯郸城下,身披重甲立于箭雨之中,方显赵国脊梁。今我命你为将,当效仿先贤血战到底。”
王子城父领命后,率军驻守邯山要隘。时值晋国兵犯,他令士兵凿石为盾,采石筑垒,自己则立身高台,三箭定军心。两军对垒之际,晋将挥师强攻,城父单骑冲阵,盔缨染血仍挥戈不止。士卒见主将如此,皆高呼“与城同存亡”,竟以百人破敌千人。此战尽显“视死如归”的气概,更印证了管仲“使勇者居前”的用人之道。
战后庆功,桓公抚剑长叹:“寡人曾闻豫让漆身吞炭,今日方见真义士!”管仲趁机进言:“臣举荐五人各展所长,正如邯郸百工各司其职。昔荀瑶率师攻郑,因智伯轻敌而败;今我等君臣同心,方能在中原逐鹿。”桓公颔首,遂令五人各领其事,终成九合诸侯之业。
来源:邯郸成语典故安全配资门户
发布于:北京市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