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,为持续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画上了句号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战场的寂静。在太平洋彼岸,苏联对日作战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即使日本的投降诏书已下达,也未能阻止苏军对日本北方岛屿的雷霆攻势。最终,苏联攫取了包括千岛群岛在内的大片日本领土配资配资网,至今仍为俄罗斯所控制,成为日俄之间挥之不去的领土争端焦点,更成为日本挥之不去的痛楚与怨念,其诉求至今仍未得到任何回应。
这场远东战场的序幕,早在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时便已拉开。彼时,日本并未将苏联的宣战视为严重威胁。苏联的主要兵力正困顿于欧洲战场,穿越西伯利亚远征东北,在日本看来,是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任务。《苏日中立条约》,虽然已于四月被苏联单方面废除,但日本仍抱有侥幸心理,认为该条约或许还能发挥其最后的缓冲作用。更重要的是,驻守东北的关东军号称百万雄师,被视为日本最后的精锐力量,其防御能力令日本高层信心满满。种种因素叠加,使得日本对苏联的宣战轻描淡写,认为至少短期内无需理会。
展开剩余78%然而,现实却狠狠地打了日本人的脸。苏联早已蓄势待发,百万大军早已集结于中苏边境,静待宣战令的下达。宣战令一下,苏军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从三个方向对东北的关东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。坦克、自行火炮和火箭炮的齐射,构成了一场毁灭性的火力风暴。关东军虽号称百万,但实则早已是残兵败将,其精锐早已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消耗殆尽,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之辈,根本无力抵挡苏军这支全盛时期的铁拳。
仅仅五天时间,苏军便兵锋所指,一路从北至南,攻克了哈尔滨、长春等重要城市,铁路、电台等关键设施尽落苏军之手,百万关东军土崩瓦解。而朝鲜半岛的战事则更加迅速,日军甚至放弃了抵抗,苏军几乎未费一枪一弹便轻取平壤。短短两周时间,苏军便横扫东北、朝鲜北部以及内蒙古的日军,彻底粉碎了日军继续抵抗的幻想。
占领东北之后,苏军并未止步,其矛头直指库页岛和千岛群岛。根据日俄战争后的协议,库页岛北部归属俄罗斯(沙俄时期),南部归属日本。库页岛成为苏军进攻日本本土岛屿的绝佳跳板。8月11日,苏军开始对库页岛实施登陆作战。由于日本将战略重心放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,库页岛的守军实力薄弱,不堪一击。仅仅三天,苏军便推进20多公里,迅速完成了对库页岛的占领。即便库页岛守军向日本本土求援,但彼时日本正遭受原子弹袭击,忙于投降事宜,根本无暇顾及库页岛的安危。
8月15日,日本投降诏书发布,而此时,苏联已完全控制库页岛,并立即将目标转向千岛群岛。日本的投降在苏联看来毫无意义,这份不带任何“投降”字样的诏书,对苏联而言缺乏任何约束力。8月18日,苏联军队在海军舰艇的掩护下,对千岛群岛中的择捉岛发动了登陆作战,仅仅三个小时便将其占领。此后,苏军攻势如潮,直至9月5日,相继占领了国后岛、齿舞群岛等岛屿,整个千岛群岛基本落入苏联之手。
尽管日本外交部强烈谴责苏军的行动,并多次提出抗议,但均无济于事。苏联的回应始终如一:这是对日本战争罪行的必要惩罚。日本这才意识到,投降并非战争的终结,苏联正试图通过军事手段,强行控制日本的北方四岛(千岛群岛中的四个岛屿)。苏联占领千岛群岛后,不仅单方面遣散当地居民,还拆除了神社、学校等设施,对千岛群岛实施了严格的军事管制,任何擅自靠近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。
直至今日,日本仍念念不忘“北方四岛”的归属问题,并持续与俄罗斯进行谈判。然而,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,其立场始终坚定:千岛群岛是战争胜利者的战利品,不存在“非法占领”一说,更不存在任何协商和退还的可能性。历史已成定局,这段历史不仅是日本侵略行径的残酷教训,也铭刻着战争的残酷与伤痛,如同日本永远不会忘记千岛群岛一样,中国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。
参考资料:
北方四岛之争:日本为什么抢不过俄罗斯?——2020-05-09,环球情报员
终战之战 远东苏军对日作战之千岛群岛登陆战役——2018年,《海陆空天惯性世界》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